□莫开伟 近日,财政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三部门同步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两个方案对服务业经营主体贴息贷款、居民消费贴息贷款政策内容包括贴息范围、贴息标准、贷款经办银行和贷款流程、贴息流程、监督管理等进行明确规定。 两个方案的出台实施,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从微观层面看,均对社会经济意义重大,它向社会传递出了明确政策信号,有助于提振信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还将激发相关经营主体和居民有效融资需求,扩大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消费贷款和相关贷款投放,并将利率稳定在合理水平;尤其能助推经济与金融之间产生强大的同频共振效应。 从宏观层面看,服务业发展质量与水平高低与居民高质量消费、释放消费潜能密切相关,服务业是消费的一个重要供给端,供给端获得银行贷款贴息,能激发服务业贷款需求以扩大再生产、完善基础设施以及提升供给质量和能力,并能提供足够高质量的服务消费,使服务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实现同向发力,直接刺激居民消费欲望、释放居民消费潜能,使服务业与居民消费实现互动和共同成长,既能使服务业走出当前经营低谷并消除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实现跨越式发展,也能为我国居民消费能力提升以及拉动内需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显然,需求端激发居民消费意愿,供给端提高企业优质服务供给能力,与中国人民银行前期出台的消费领域金融支持政策着力点一致,有利于产生“1+1>2”的政策效应。 同时,实现财政与金融完美结合,更精确地刺激消费,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刺激消费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此次出台的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从居民消费需求和企业服务供给两端发力,加大融资支持力度,进一步体现了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协同配合。而且,各级财政与银行金融机构通过对服务业与居民提供贴息,“贴息”变成了财政与银行信息沟通与监督协作的“纽带”,使双方关系变得更加紧密顺畅,有力织牢消费贷贴息安全“防护网”,有效防范财政与金融风险,共同呵护我国服务业发展与居民消费状况的改善,携手推动我国消费服务供给端质量提升和居民消费潜能释放、消费能力与水平提升。 此外,贷款“双贴息”政策实施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也将起到有效推动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带动我国消费扩容。因为服务业经营主体获得银行贷款贴息,不仅业务拓展的积极性提高、高质量服务基础也将更加牢固,也有利于激发整个服务业经营良性循环,促使服务业守法合规意识增强,有效抑制服务业中的各种乱象,净化服务业市场生态,使全国服务业能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质量可靠、服务高效的“产品”,也将为服务业发展开拓出一片新天地(301277)。同时,服务业市场生态化又反过来刺激消费者服务消费欲望提高,将促使我国居民服务消费呈井喷式增长。居民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将刺激居民各方面消费,带动我国各类商品消费额度大幅增长;与“两新”政策产生互动效应,有利于打破我国当前消费不振局势,真正带动我国消费扩容,推动我国内需增长。 从微观层面看,对我国服务业、居民、财政、银行等参与消费贷贴息主体都会带来好处: 就服务业而言,明确了贴息范围,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八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需求以及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等都可向银行申请贷款贴息,并明确了贴息标准、贷款流程和贴息流程,提高了信息透明度,推动优质供给匹配消费需求,使服务业能及时掌握政策,做到心中有数,根据自身条件申请贴息贷款。比如服务业经营主体单户最高可贷100万元,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此举将极大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推动服务业消费基础设施改善和服务供给能力提升,预计可释放超千亿元的金融支持,这将对服务业经营主体产生强大的金融撬动效应,极大地激发我国服务业信贷需求,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居民释放消费潜能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就居民而言,由于贴息直接到个人手上,减少了中间环节,直接降低了居民消费融资成本,减轻了财务负担,让居民能直接感受到政策温情,不仅能激发居民贷款消费欲望,更能增强民众对政府惠民政策的好评,极大地增强全国民众生活自豪感和满足感,推动我国个人消费快速增长。比如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单笔5万元以上的家用汽车、家电、养老生育等重点领域消费,年贴息比例最高可达1个百分点(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每名借款人单笔5万元以下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单笔5万元以上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此政策将降低居民信贷成本,挖掘我国居民消费潜力,预计可带动逾万亿元的消费增长额度。 “双贴息”是新经济形势下两项重大惠民财政金融政策措施,一定要把好事办好。为让服务业与居民真正享受到贴息带来的获得感,必须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财政部门、银行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应建立好工作协调机制和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共同掌握贷款贴息经营主体,防止财政贴息资金被转移用途,让“双贴息”政策真正产生实效。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帮助服务业与居民掌握政策内容,及时申请贴息贷款;尤其要帮助其弄清楚具有贷款贴息资格的银行金融机构名单,避免其被其他非法金融机构(组织)忽悠而上当受骗。三是金融监管部门与财政部门加强监管,严格审查贷款贴息服务业与居民的资格,杜绝贴息中发生任何弄虚作假行为。四是银行金融机构应坚持市场化、法治化运作原则,建立健全贴息贷款风险内控机制,严格把好贷款审核关;尤其不能搞行业“内卷”和不能以贴息为诱饵诱导消费者超前消费、过度消费,避免消费信贷风险。 (作者系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正规股票配资 |
热点资讯
- 正规股票配资 贷款“双贴息”将产生强大经济金融共振效应
- 安全的股票配资网 中银证券:江西铜业拟减持公司不超3%股份
- 配资专业配资炒股 外交部回应“外国军队参加阅兵式或外国领导人出席阅兵式情
- 权威的股票配资 8月19日南航转债上涨0.59%,转股溢价率31.72%
- 股票配资公司优选 超过4小时的6部神级大片,大制作还是有点东西_电影史_
你的位置: 股票配资平台_股票实盘交易_股票配资首选 > 股票配资首选 >
正规股票配资 贷款“双贴息”将产生强大经济金融共振效应
发布日期:2025-09-14 22:14 点击次数:158